3.1.3.3.隧道建立失败可能的原因
如果能够熟悉,并看懂debug那是最好不过。对debug熟悉的调试者,打开debug信息, 几乎能够一眼看出那个地方配置出现问题。不过,即使对debug信息不熟悉,也没有关系,IPSec的debug信息很多,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关键字却很少。也可以从下面说的几个方面 来检查配置。
3.1.3.3.1.确保两个VPN网关之间的IP层是互通的
原因不言自明。自从冲击波出来以后,很多运营商都将ping给过滤了,可以用telnet来测试IP层的连通性,对于VPN3020,他不支持telnet,但是支持SSH和HTTPS,其知名 端口是22和443,可以尝试登陆一下。
3.1.3.3.2.两端所要保护的数据流配置是否相匹配
这个是最常出现的配置问题,计算反掩码存在计算错误的可能性,尤其是在划分非常小 的子网情况下;另一方面,配置访问列表,有可能敲错了键。当两端访问列表不匹配的时候, 出现的现象是第一阶段的SA能够建立成功,但是第二阶段的SA无法建立成功。
当两端都是配置的静态加密映射的时候,要求两端的数据流是完全匹配的。我们再看看 演示环境中的MP1761和MP2691其访问列表的配置。
MP1761的源网络与MP2691的目的网络一致,MP1761的目的网络与MP2691的源网 络一致。
不过,如果有一端是动态加密映射,那就方便多了,在路由器上面,动态加密映射,可 以不配置数据流。其要保护的数据流完全根据下端的数据流,因此,一般不会存在问题。
3.1.3.3.3.IKE和IPSec的技术参数配置是否一致
这个排错起来应该很简单,通过查看配置,比较两端的加密算法、验证算法等是否一致 就可以。一般情况下,请参考配置脚本。主要体现在变换集合上面的。我们再看看演示环境 中的MP1761和MP2691的变换集合的配置。他们两端的配置是一致的。
crypto ipsec transform-set tr1esp-des esp-md5-hmac mode tunnel
ex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