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建路由表时的主要考虑事项为:
管理距离 - 这是路由来源的可信度度量。如果路由器从多个路由协议了解某个目的地,将对管
理距离进行比较,为路由指定更低的管理距离。换句话说,它就是路由来源的可信程度。权值---这是路由协议用于计算通过指定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的一种测量方法,如果需要了解通过
同一目的地的多条路径。每种路由协议都使用一种不同的度量。前缀长度
管理距离(越低越好):
通过 EIGRP,OSPF,RIP 学到 192.168.24.0/24 route, who will be the best route to fill in the routing table ?
度量如何决定路由选择进程(越小越好)
路由是根据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在路由表里选择并构建的。从路由协议获知的管理距离最短的路由
将安装到路由表中。如果有多条路径使用一个路由协议通往同一个目的地,那么多条路径则具有相
同的管理距离,并且依据测量标准选择最佳路径。权值是与特定路由相关的值,从最主要到最次要
的优先次序排列。用于确定度量的参数由于不同的路由协议而有所不同。带有最低权值的路径被选
为最佳路径,并安装在路由表中。如果有多条带有相等权值的路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,将在这些相
等成本的路径上执行负载平衡.
前缀长度(最长匹配)
再次假设路由器上有四
个路由进程运行,并且每个进程已经接收了这些路由:
要将哪些路由安装在路由表中?
l EIGRP(内部):192.168.32.0/26
l RIP :192.168.32.0/24
l OSPF:192.168.32.0/19
由于这些路由中的每一个路由具有不同的前缀长度(子网掩码),因此将这些路由的
目的地视为不同目的地,全部安装在路由表中。
请查看我们在路由表中安装的三个路由,并查看在路由器上查找这三个路由的方法。
router# show ip route
D 192.168.32.0/26 [90/25789217] via 10.1.1.1
R 192.168.32.0/24 [120/4] via 10.1.1.2
O 192.168.32.0/19 [110/229840] via 10.1.1.3
如果信息包到达指定到192.168.32.1的路由器接口,路由器会选择哪一条路由?它取决于子网中的
前缀长度或子网掩码中的比特集数量。在转发数据包时,较长的前缀总是优先于较短的前缀。
在这种情况下,被指定到192.168.32.1的信息包受控于10.1.1.1,因为192.168.32.1属于
192.168.32.0/26网络(192.168.32.0到192.168.32.63)。它也属于其他2个可用路由,但
192.168.32.0/26具有路由表(26位与24或19位)中最长的前缀。
同样,如果指定到192.168.32.100的信息包到达某个路由器接口,会转发到10.1.1.2,因为
192.168.32.100不属于192.168.32.0/26 (192.168.32.0至192.168.32.63),但属于192.168.32.0/24目
的地(192.168.32.0至192.168.32.255)。它再一次进入192.168.32.0/19包括的范围,但
192.168.32.0/24有一个更长的前缀。
IP CLASSLESS
ip classless 配置命令在路由和转发进程中的位置经常让人困惑。实际上,ip classless 只影响 IOS
中转发进程的操作;它不会影响路由表的构建方式。如果没有配置ip classless (使用 no ip classless
命令),路由器不会转发信息包到超网。例如,我们再次在路由表中放置三条路由,并通过路由器路
由信息包。
router# show ip route
172.30.0.0/16 is variably subnetted, 2 subnets, 2 masks
D 172.30.32.0/20 [90/4879540] via 10.1.1.2
D 172.30.32.0/24 [90/25789217] via 10.1.1.1
S* 0.0.0.0/0 [1/0] via 10.1.1.3
切记172.30.32.0/24网络包括(172.30.32.0~172.30.32.255)的地址,而172.30.32.0/20网络包括
(172.30.32.0~172.30.47.255)的地址,因此我们能够通过此路由表设法转换三个信息包,并查看结
果。
l 指定到172.30.32.1的信息包被转发到10.1.1.1,因为这是最长前缀匹配。
l 指定到172.30.33.1 的信息包被转发到10.1.1.2,因为这是最长的前缀匹配。
将发往 192.168.10.1 的数据包转发到 10.1.1.3;因为路由表里不存在此网络,所以此信息包转
发到默认路由。
发往 172.30.254.1 的数据包被丢弃。
这四种结果中,令人意外的是被丢弃的最后一个数据包。信息包丢弃的原因是其目的地
,172.30.254.1位于已知主要网络172.30.0.0/16内,但路由器不了解主要网络内的该特定子网。
这就是有类路由的实质:如果了解主要网络的某个部件,但主要网络中的子网指定的信息是未知的
,信息包将丢弃。
此规则最容易混淆的地方是:如果目的地主要网络在路由表中根本不存在,路由器则只能使用默认
路由。